摄于2018年7月28日百岁生日
在华美协进社(China
Institute)的历史长廊中,有一位曾被时光尘封的传奇名字——翁万戈
(1918-2020)。这位两代帝师翁同和的玄孙既是将东方美学推向世界的文化使者,也是用镜头向美国民众介绍中华文明与书写抗战史诗的纪录片先驱。今年,时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与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,我们选择在9月18日这个承载民族集体记忆的日子,于翁万戈先生曾担任社长的华美协进社,重启那段震撼时空的光影对话。
本次特映将集中展映翁万戈参与创作的两部珍贵纪录片:
The
Battle of China(《中国之抗战》),以宏大叙事记录中华民族抗战血泪与不屈精神(中文片,有英文字幕);
A Town by the Yangtze
River(《扬子江边一小城》),用诗意的镜头凝视中国普通人的日常生活(英文片)。
这不仅是一次影片放映,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追忆。我们将在光影交错间,重回翁万戈的影像世界,感受战火中的民族气节与人文温度,在历史与当下的对话中,寻找被遗忘的先锋为何在今天依然重要。
翁万戈
他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晚清帝师翁同龢的五世孙,1938年赴美,2020年去世。生前他以翁氏家藏与书画鉴赏而闻名,但这些显赫的家族印记却往往掩盖了他另一段同样宝贵的人生履历——中国纪录片的先驱。
20世纪40至80年代间,翁万戈以 Wan-go Weng
之名旅居美国,持续创作和参与制作了大量中国题材纪录片,成为中国文明在海外最早的影像表达者之一。例如,他以顾问身份参与了1943年美国著名二战纪录片系列《我们为何而战》(Why
We Fight)之《中国之战》一集,与中国电影人里应外合,将中国抗战的真实面貌展现在国际观众面前。
更为重要的是,在他的主导与推动下,华美协进社制作了大量聚焦中国文化、历史与艺术的纪录片,如《中国大地》《中国山水画》《中国皮影》《中国历史影片大系》等。这些作品不仅是跨文化交流的先声,更使华美协进社成为美国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。通过这些温和而直观的影像表达,中国文明以新的方式进入了西方观众的视野。
作为华美协进社的核心人物,翁万戈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活跃于美术委员会,策划了《中国美术中的园林》等重要展览。1982至1986年,他出任社长,加强与中国大陆的联系,使协进社重焕生机,并主持了1986年建社60周年庆典,时任美国副总统乔治·布什亲自致贺。可以说,正是凭借纪录片与展览的双重渠道,翁万戈将华美协进社打造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前沿阵地。
2017年,他将毕生拍摄的电影胶片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,后者对其进行数字化修复,使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影像得以重见天日。
活动中英文进行
电影放映时间:
2025年9月18日 晚 7:00-8:30 pm
招待会
晚 6:30-7:00 am
地址
China Institute
40 Rector Street, 2nd Floor
New York, NY 10006
注册请点击此处。